2018年山東省職業(yè)教育教學成果總結報告
成果名稱 基于“十個一心理助跑工程”中職心理
健康教育疏導機制的研究與實踐
成果完成人 劉翠蓮、王樹芳、冷子花、孟凡秋、古秋霞、
王書寧、徐法、孫娜、賈寧、賀娜、邢燕、丁明媚
成果完成單位 日照市衛(wèi)生學校
日照市教育局職業(yè)教育教研室
日照師范學校
一、改革的背景與基本思路
(一)成果的研究基礎
時代要求中等職業(yè)學校全面提高學生的“文化素質、技能素質、道德素質、心理素質”,培養(yǎng)出時代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來。在這當中心理素質成了至關重要的因素,它是一個人整體素質的基礎,是最核心最基本的素質。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,培養(yǎng)健康的心理素質就成了勢在必行的迫切任務。
(二)本成果在研究立項時的現狀和問題
1.中職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
大多數學者認為中職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主要有①生活適應問題②學習困惑問題③人際關系問題④戀愛與性心理問題⑤網絡的負面影響⑥自身信心不足⑦適應能力較差⑧情緒控制較弱⑨認知能力有限⑩擇業(yè)就業(yè)心理問題。
2.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
大多數學者認為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原因是家庭影響、學校教育不當、社會影響、學生生理條件的影響和職業(yè)教育存在先天不足。
3.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
很多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疏導機制形式單一,主要通過課外心理咨詢來完成,如何通過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形式,來系統(tǒng)開展心理健康教育,是本研究要解決的問題。提出“十個一心理助跑工程”,從心理教育、人文教育、實踐活動等多途徑,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,建立了心理健康疏導機制。提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“六位一體”組織模式。為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系統(tǒng)的、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指導方案。
(三)改革的基本思路
1.圍繞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現狀和疏導機制不完善的問題,進行了系統(tǒng)研究,提出“十個一心理助跑工程”,從心理教育、人文教育、實踐活動等多途徑,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,建立了心理健康疏導機制。
2.提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“六位一體”組織模式。通過學校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、班主任、授課教師、家長、學生“六位一體”,為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提供系統(tǒng)的、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指導方案。通過研究,出版了《心理健康教育》教材,編寫了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手冊》,總結形成了《中職生團體輔導案例集》、《中職生主題班會案例集》、《個體咨詢案例集》和《心語小報選集》等系列成果。
3.從人文關懷角度關注學生心理健康, 系統(tǒng)開展“十個一心理助跑工程”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。建立一種“金字塔式”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責任制;督導班主任,開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與“助心工程”;組織師生,開展寓教于樂的校園文體活動。
二、改革的目標與主要內容
(一)改革解決的主要問題
1.如何解決傳統(tǒng)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疏導機制不完善的問題,為心理健康教育培養(yǎng)學生良好心理素質提供系統(tǒng)的途徑和方法。
2.如何解決心理疏導機制單一性問題,傳統(tǒng)心理健康疏導機制主要通過課外心理咨詢來完成,如何通過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形式,來系統(tǒng)開展心理健康教育,是本研究要解決的問題。
3.通過哪些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,進行系統(tǒng)的心理健康教育疏導。
(二)改革的目標與內容
本文探索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現狀,分析存在問題;從心理教育、人文教育、實踐活動及完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等多個方面,來探索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疏導與人文關懷的途徑與方法,提高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,關心他們的個性成長,提高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。以期為中職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參考,達到提高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、培養(yǎng)合格人才的目的。
1.用《心理健康診斷測驗》(MHT)對中職生進行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分析。
2.心理疏導與心理輔導方式方法的研究。探索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;探索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如:咨詢法、談話法、輔導法、建立心理檔案法、討論法、角色扮演法、挖潛法、活動磨練法、激勵法、自我發(fā)展法等。
3.從人文關懷角度關注學生心理健康。
三、主要成果——解決教學問題的具體方法和內容。
(一)完善了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現狀的研究
1.從研究結果看,中職學生有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約占12.2%,其中心理狀態(tài)欠佳或有問題傾向者占8.1%,心理問題傾向較嚴重者占3.1%。
中職學生身心健康狀況總體情況良好,但在學習焦慮、過敏傾向、自責傾向、身體癥狀分項中檢出率較高。
2.中職生不同年級學生在心理健康總體水平上無顯著差異,但內容量表中學習焦慮、過敏傾向、自責傾向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。中職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焦慮、過敏傾向、自責傾向的得分顯著高于二年級學生得分。
3.中等職業(yè)學校男女生在心理健康總體水平上無顯著差異,但在學習焦慮、恐怖傾向兩個內容量表的得分上存在顯著差異,女生的學習焦慮、恐怖傾向得分明顯高于男生。
(二)提出“六位一體”系統(tǒng)開展“十個一心理助跑工程”心理健康對策的新理念
1.“六位一體”是指學校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、班主任、授課教師、家長、學生。
學校主要負責: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課程,定專職教師;成立專門的學生心理咨詢室;校長掛帥,有關人員共同參與,創(chuàng)設心理環(huán)境,保證學校綜合性心理健康教育順利進行。
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要負責: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中、長期規(guī)劃,制定每學年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;建立并適時更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檔案,定期分類整理、報告學生心理健康狀況;定期組織對班主任、心理委員,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培訓;定期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系列講座;定期出版《心語小報》、心理知識板報,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;開展日常心理咨詢活動,組織團體心理輔導活動;做好一年一度的心理健康月活動策劃工作。
班主任主要負責: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好心理健康宣傳工作;做好對學生的“助心工程”;適時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活動;建立和學生家長的聯(lián)系檔案。
授課教師應承擔的工作有:用自己真摯的愛去影響學生,塑造學生,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(yǎng);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問題,講究科學方法,保護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。
學校可以聯(lián)合居委會等社區(qū)基層組織,定期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,讓家長們認識到:培養(yǎng)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文明、和睦、明朗、愉快的家庭環(huán)境。
2.“十個一心理助跑工程”
一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“心語小屋”、“心靈港灣”、“團體輔導室”、“沙盤治療室”、“心語信箱”組成。
一次心理普查。通過普查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,同時對可能存在的問題早發(fā)現早干預,有效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的發(fā)生,并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活動,更好地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。
一套心理檔案。定期組織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、學習情況等檢測,建立有針對性的、簡便易行的學生心理檔案,以便及時發(fā)現需要給予特別幫助的學生,并且掌握一般學生的心理狀況。
一個心理咨詢熱線。有專業(yè)的心理教師負責,周一到周五全天候向學生開放。
一次心理健康月活動。每年的五月份(心理健康月),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,所有活動本著以人為本、科學有效的工作原則,根據心理學的一般原理和學生生理心理發(fā)展規(guī)律,面對全體,積極輔導,分層次、多形式、動態(tài)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。
一本心理教育手冊。制定一份心理健康教育手冊,里面包括心理咨詢室的規(guī)章制度、可咨詢的問題、面詢制度、預約制度等,以便更好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。
一套心理健康宣傳體系。通過校園網專欄、校園心理健康報、廣播站、櫥窗宣傳欄、黑板報、電視媒體等各種媒體廣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,加強校園文化建設、提高廣大學生的興趣,營造積極、健康的和諧氛圍。
一場團體輔導或講座。根據學生的年齡、心理特點確立不同的輔導目標,比如:一年級注重學會適應、團體形成、建立信任和自我意識輔導;二年級注重調控情緒、人際交往、直面挫折、生涯輔導。每個活動單元也都有具體的活動主題,根據不同主題的輔導目標納入相應的團體輔導活動方案。另外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還根據學校師生情況開展心理健康講座。邀請專家進行團體教師輔導,根據學生成長需要開設心理講座。
一門德育課程。根據教育廳對德育課的安排和學生學習進度,每學期開設一門德育課。學生學習的第一學期開設《心理健康教育》課程,第二學期開設《職業(yè)生涯規(guī)劃》,第三學期開設《職業(yè)道德與法律》,第四學期開設《哲學與人生》。
一堂心理健康主題班會。主題班會的主題應結合學生的學習階段、心理特征與實際遇到的問題來開展,比如新生入學主題班會可為“新生入學適應”、“我愛我的團體”等主題,考試前可為“我相信自己”、“我可以更優(yōu)秀”、“誠實誠信”等主題。
(三)形成了一批物化成果
通過研究,出版了《心理健康教育》教材,編寫了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手冊》,總結形成了《中職生團體輔導案例集》、《中職生主題班會案例集》、《個體咨詢案例集》和《心語小報選集》等系列成果。
四、實施效果
1.研究成果豐實。學生心理問題案例集可為學生管理提供理論依據;團體輔導方案也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。主題班會材料為班主任開展班級教育活動提供有效依據。課題結題報告框架結構完整,基本環(huán)節(jié)完備,對實踐經驗進行了理性的提煉和總結,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與開創(chuàng)性。
2.提出了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對策。組成學校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、班主任、授課教師、家長、學生“六位一體”模式,系統(tǒng)開展“十個一心理助跑工程”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。為學生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心理環(huán)境,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。
3.通過五年的研究與實踐,在校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,以積極的心態(tài)投入學習生活。畢業(yè)生順利完成角色轉換,吸引了眾多單位到學校招聘畢業(yè)生,對口就業(yè)率達95%以上。畢業(yè)生以自尊自信、理性平和、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(tài)投入工作,達到校企共贏。
五、主要創(chuàng)新點
(1)該成果圍繞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現狀和疏導機制不完善的問題,進行了系統(tǒng)研究,提出“十個一心理助跑工程”,從心理教育、人文教育、實踐活動等多途徑,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,建立了心理健康疏導機制。
(2)該成果提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“六位一體”組織模式。為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提供系統(tǒng)的、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指導方案。通過研究,出版了《心理健康教育》教材,編寫了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手冊》,總結形成了《中職生團體輔導案例集》、《中職生主題班會案例集》、《個體咨詢案例集》和《心語小報選集》等系列成果。
(3)通過課內課外相結合的形式,得出“六位一體”系統(tǒng)開展“十個一心理助跑工程”的心理健康教育疏導機制。 “六位一體”就是通過學校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、班主任、授課教師、家長、學生這六個主體,系統(tǒng)開展一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、一次心理健康普查、一套心理健康檔案、一個心理咨詢熱線、一次心理健康月活動、一本心理教育手冊、一套心理健康宣傳體系、一場團體輔導或講座、一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、一堂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“十個一心理助跑工程”,提高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,關心他們的個性成長,提高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。
六、推廣應用情況
(1)成果實踐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
通過五年的研究與實踐,在校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,以積極的心態(tài)投入學習生活。畢業(yè)生順利完成角色轉換,吸引了眾多單位到學校招聘,對口就業(yè)率達95%以上。畢業(yè)生以自尊自信、理性平和、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(tài)投入工作,達到校企共贏。
(2)成果產生了積極的示范和輻射作用
我們提出的基于“十個一心理助跑工程”的中職心理健康疏導機制,得到多所中職學校的認可,他們紛紛來我校參觀取經;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還得到日照廣播電視臺的青睞,請我們心理咨詢室老師去《健康直通車》節(jié)目做“關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維護”的直播。
(3)成果得到業(yè)內專家的高度評價
成果得到萊陽衛(wèi)校、濱州職業(yè)技術學院、日照工業(yè)學校、日照師范等單位專家的高度評價:“學校通過‘六位一體’模式,來系統(tǒng)開展‘十個一心理助跑工程’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,可從心理教育、人文教育、實踐活動以及心理疏導機制等多個方面,切實提高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,提高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?!比照帐新毥炭平M織的成果鑒定專家委員會對本成果鑒定為:“成果理念先進,成果形式具體可行,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與開創(chuàng)性?!?/span>
(4)研究成果豐碩
研究成果多樣化,包括《心理健康教育教材》、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手冊》、《中職生團體輔導案例集》、《中職生主題班會案例集》、《個體咨詢案例集》和《心語小報選集》。為學生管理提供理論依據,也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。